小标签推动大物流
小标签推动大物流
2003年12月1日,可口可乐中国公司接到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的一纸通知,要求在2005年1月前必须实现商品的快速自动识别,即这些商品都要贴上“电子标签”。通知说,从2005年1月1日开始,沃尔玛的前100位供应商必须在为沃尔玛提供的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集装箱托盘上使用电子标签,同时供货商还被提醒,2006年,随着电子标签技术的逐渐成熟,所有出口到沃尔玛的商品都将被要求使用。
此后,沃尔玛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电子标签的应用试验,首先着手在美国达拉斯地区开始试验,范围涉及150个商店和3个配送中心。接下来又于2004年6月30日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应用试验,并表示还会将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商店和山姆会员店,以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充分感受到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带来的好处。沃尔玛还计划,在2005年之前要将电子标签应用到6个配送中心和250个沃尔玛或山姆会员店,而到2005年10月之前,这个数目还将扩大一倍。
电子标签的出现,使得合理的产品库存控制和智能物流技术成为可能。但零售巨头的大力推动,却使企业不得不面对在这项不成熟技术投入高额费用所带来的高风险。现在,产业链各个环节正在尝试解答:RFID的应用是一次疯狂的技术推进吗?
对于沃尔玛来说,推动电子标签,可以帮助它把正确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但对于整个产业来说,电子标签带来的变化很可能决不次于互联网带给全世界的影响,它不仅给商品销售方式和消费者采购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还推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从条形码到RFID
对于电子标签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因为零售巨头的最后通牒。更多的是,许多厂商看中的是这项新技术带来的巨大机会。
电子标签是一种采用集成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标识系统。它基于一种被称作射频识别的技术,简称RFID(Radio Frequency ID),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并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数据通过无线技术远程进行传输。电子标签(储存有效信息)与数据仓库应用软件(管理收集而来的数据)、阅读器(扫描器、扫描及获取标签数据)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品管理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就可以自动、高效地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物品标识普遍采用的是条形码技术。它是一组按照一定编码原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于表达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形码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这使得条形码在物品管理方面得到迅速普及,由此也给物流业的自动化带来深刻的变革。
不过,条形码仍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缺点: 只能识别一类产品,无法识别单品;条形码是可视传播技术,必须在看得见的情况下才能读取;条码容易被撕裂、污损或脱落等。
与目前广泛采用的条型码技术相比,电子标签克服这些缺点。它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此外,电子标签的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走向智能化的物流
“RFID能够扫描带有各种货箱的托盘,而无须卸下托盘后再扫描每一个货箱。此外,RFID能够在通过供应链时,添加或删除信息。”正是这种能够通过网络实现物品(商品)自动识别和信息互联、共享的功能,让早在二战期间就已出现的RFID技术,为众多有远见的厂商看到了机会。
尽管电子标签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全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将是电子标签的最大舞台,它将带来物流管理革命性的变革。RFID使用的是辐射电磁场识别器传输和读取数据,这对供应链管理极为有利。
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关键,这恰恰就是电子标签的最大优点之一。电子标签可以放置到物品的任何位置,只要在阅读器可以读到的范围(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就可以迅速地读出其中的数据。借助电子标签,可以实现商品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运输、仓储、配送、上架、最终销售,甚至退货处理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动化程度,而且可以降低差错率,从而显著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电子标签的出现,使得合理的产品库存控制和智能物流技术成为可能。一些分析家认为,物流和生产方面的工业应用是RFID芯片市场发展最强劲的领域。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Business Intelligence所提供的数据,到2007年这些应用将占到整个RFID市场的50%以上,全球销售额将超过11亿欧元。
“毫无疑问,电子标签的影响绝不次于互联网带给全世界的影响。”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的秘书孙中描绘了一个智能化的世界:电子标签能将全世界的货物联系到一起,构成物联网,通过这个新的网络,人类就可以和世界各处各种各样的物品“对话”。
点 评
一次高风险的技术推进?
到目前为止,对电子标签应用推广最有力的支持来自于零售业。除了沃尔玛给其100家供货商下达通知,敦促供货商积极推动电子标签的应用外,世界排名前20名的零售商目前几乎都在向电子标签发展。
零售商们的热情来自于大规模应用电子标签带来的成本降低。Sandford C.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此采用电子标签,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尽管有人认为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的是,电子标签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物品脱销和损耗。
尽管电子标签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如果说电子标签取代传统的条形码就指日可待还为时尚早,RFID所需的高额费用和技术上的不成熟,使实施RFID仍是高风险的举动。甚至有人认为,如今所谓的RFID应用热潮是一项缺乏投入回报证明的疯狂技术冒进。
最大的问题在于,目前电子标签产品识别的失误率高达20%,离大量进入商用还有一定距离。同时,电子标签造价不菲、成本过高,在我国短时期内要普及还不现实。另外,为了配合电子标签的应用,必须进行IT系统的更新换代,这对企业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按照MR Research预计,仅仅为了满足沃尔玛的要求,普通的消费品生产公司将花费130万~230万美元。
一般来说,“谁受益,谁出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法则,但如果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条规则就会被扭曲。从电子标签创造的效益看,电子标签确保了供应链的透明度,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其最大收益人是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不过显然,沃尔玛很难提高商品的进货价格,供货商要么只能将这个成本自己消化,从自己本已经很少的利润中再拿出一部分来弥补。
“最早体验新技术,付出的机会成本会高一点。”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比较性优势的厂商,前期的积极探索是有价值的。早在去年,海尔就开始跟踪RFID技术。而如今,戴尔公司也在产品零部件上安装了RFID标签。
不过,电子标签这种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它会涉及集成电路、微电子、互联网、无线通信等多个产业,尽管初期各方收益有大小之分,但其先进性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一篇:银盐CTP版材保存与使用方法
- 下一篇:亚欧博览会开展首日三一销售百万煤机